各教学单位:
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学会〔2023〕108号)(附件1)文件要求,由于本届大赛的赛制有所调整,请各位参赛教师依据本通知内容调整备赛材料,提交校初赛材料的时间也将推后,具体补充通知如下:
一、大赛内容
校级初赛(网络评审):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参赛者提交“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与决赛现场课堂教学配套相关材料
校级决赛:现场课堂教学(15分钟)、评审专家进行提问交流(10分钟)
二、组别设置
竞赛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
鼓励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技、储能技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智能医学工程、国际传播等相关专业领域和耕读教育、全科医学、中医药经典、“理解当代中国”(外语专业)等相关课程的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注:校赛将依本校实际报名情况安排赛制。
三、赛制与赛程安排
赛程包括分院系遴选、校级初赛(网络评审)及校级决赛三个阶段,从中选拔优秀主讲教师及其课程团队参加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大赛按照主讲教师的参赛组别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竞赛。校级初赛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产教融合”类别的评分标准待广东省教育厅发布该组规则后另行通知)。
具体赛事安排如下:
(一)院系遴选
初选由各院系组织开展遴选、推荐教学水平较佳的教师或团队参加校级初赛。
12月10日22:00前(周日)前各院系将本单位推荐参加校级初赛教师的申报书(详见附件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详见附件3)、与决赛现场课堂教学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现场课堂教学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的纸质版材料交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顾老师(A1-222),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guf@nfu.edu.cn。
(二)校级初赛(网络评审)
各单位推荐教师或团队提交的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与决赛现场课堂教学配套相关材料将由广州南方学院教学创新大赛评审委员会进行网络评审。网评满分为50分,网评成绩占总成绩的50%。择优进入校级决赛阶段。
(三)校级决赛
1.校级决赛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人事干部处和党委组织统战部组织实施,并由监察与审计处把关,确保赛程公正、赛果有效。学校成立广州南方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均由校外专家组成。
2.校级决赛时间拟定于2023年12月27日,比赛的形式为现场比赛,鼓励各院(系)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场观摩和学习。
3.校级决赛以“现场课堂教学+专家提问交流”形式进行。决赛满分为50分,校级决赛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参赛主讲教师现场课堂教学15分钟,专家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10分钟。评委对选手现场汇报进行评分(评审标准详见附件1),最终加总初赛和决赛成绩,评选出三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根据现场决赛实际情况而定),并发放荣誉证书。
4.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根据比赛结果选拔出推荐参加广东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教师或团队。后续将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参与省赛的优秀教师或团队提供培训指导以及提供录制教学视频的技术支持。
四、材料要求
(一)申报书
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3,提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
五、其他事项
关于广州南方学院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赛程、赛制、提交材料及附件,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详见OA通知附件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3年11月17日